彭德怀最难的日子浦安修提离婚:打败24年深情的何止人性的“丑”
文/梓溪 有过一定的人生阅历的人大都会赞同这样的观点:“一段感情,无论它开始的有多美好,也不管它曾经的过往岁月有多少温情铭心刻骨,当自我的个体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有一方会为了保全自己而选择放手。 我们不能说主动放手的那个人就一定心中没有爱,只能证明,她爱的没有那么深邃和纯粹。而另一个没有挽留,却真的是因为爱的足够深,因为爱你胜过爱自己,所以,余生只要看你过得安好,我再怎么不舍也愿放手给你自由。 ” 武将彭德怀就是这样一位柔情铁汉…… 1957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被打倒。1963年以后,彭德怀在北京的生活就过得十分孤寂了,只是偶尔有领导来过问一下,目的也是为了回去后要向中央写专门报告。这样的万念俱灰时刻,彭德怀倒是接受的很坦然,因为扪心自问之磊落,也因为胸怀之坦荡。 但是,他的妻子浦安修,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却被卷入了令人窒息的党内斗争之中。尤其是八届十中全会之后,压力升级。 考虑再三的她,最终还是选择用放弃24年的婚姻去给自己“解除压力”,与彭德怀彻底“划清了界限”。 终究是24年的恩爱夫妻,婚后,彭德怀并没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所以她做不到当面跟彭德怀提出这个残忍的要求。所以,就委托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代自己向彭德怀转达了离婚的意愿。 彭德怀当时就对侄女说:“梅魁,我的问题没有结束,她的压力太大了,离就离吧,这也迫不得已,是政治需要,她也只好走这条路。” 之后,就有了1962年10月下旬的某天,两人当面离婚的场景。 那天,彭德怀请来了他的患难知己杨献珍,算是见证两个人的分道扬镳。 “我同意离婚,但不吃梨,因为我内心是不愿意分手的。安修,你要是坚信我彭德怀是个无辜受害者,你就不要吃梨。如果你有丁点怀疑我是个反字号人物,就请痛痛快快地吃掉属于你的那半个梨,从此我们一刀两断。” 彭德怀将一只梨子一分为二切开,推到了浦安修的面前。 浦安修看了看彭德怀,又看了看在场的杨献珍,她还是伸手拿起了一半的梨吃了。哽咽道:“老彭,我对不起你,请你以后保重。” 剩下的另一半,彭德怀没有吃,而是将他用力地摔到了地上。他将心中对浦安修的失望、不舍和一刀两断的果决都表达在了这个摔梨子的动作里,用这样的方式放浦安修去过她自己安好的余生,宣布退出了自己的婚姻。 可以说,当初爱得有多用情至深,此时分的就有多痛苦无奈。 二人初遇在1938年的深秋,彭德怀从太行山回延安参加会议,陈赓巧借一场排球比赛为两人牵上了幸福的红线。 那一年,浦安修20岁,彭德怀40岁。因为共同的革命信仰,他们走在了一起。 婚后,浦安修尽到了一个妻子的本分,把彭德怀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周到细致。同时,彭德怀也尊重她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人格独立的保持,很支持她的工作。急性子的彭德怀在浦安修面前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据彭德怀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在家里,彭德怀对浦安修可以说是疼爱有加,而且很多事情都会谦让和顺着她,他们夫妻俩的关系一直很和谐。 此事,在彭德怀家生活过的左权之女左太北也证实说:“彭伯伯和浦阿姨的关系非常好,他们在一起甚至很少大声讲话,尤其是彭伯伯,和在外面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对浦阿姨很尊重。” 性子刚强、急脾气的彭德怀对浦安修可是极尽温柔。 1942年,太行山地区遭遇了日寇的“大扫荡”,有段时间浦安修与部队走散了。 后来,所幸与部队重新会合了。彭德怀看着她脚上的血泡很心疼,给她打了洗脚水,还细心地给她处理了脚上的水泡,并心疼地叮嘱:“你以后走路,一定要找平坦的路走。” 他们二人一起经历了战乱,共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却终究没能将爱情进行到底。 浦安修用离婚的决定,为他们24年的婚姻划上了一个悲伤的句号。 浦安修,做为彭德怀最亲也是最爱的人,在彭德怀遭遇考验的人生至暗时期,在他最需要她这个躲避政治风浪最可靠的“港湾”的时候,她却无情地把他抛弃了。 原以为经过了战乱的感情可以得到一个固若金汤的圆满婚姻,却被现实照出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保全自己最重要。这到底是时代的无奈还是人心的不可直视? 有网友说,浦安修太现实了,现实的让人在三伏天感受到了三九天一样刺骨的寒意。也有网友表示可以理解,毕竟,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何况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她的选择虽然有点无情,却也算不得十恶不赦。 打败他们24年夫妻深情的难道真的只是人性的“丑”?也不是! 感情这种事儿,与时代无关,与人性关系也没多大,它,只与一个人的心有关。权衡坚持或放弃的前提是:你在我心里的位置是无可取代的首位还是可进可退的比较重要。 对于浦安修来说,她放弃这段婚姻也是经历了百般五味杂陈后的忍痛割爱,是实在承受不住负重前行的压力才选择的放下“包袱”的求全之举。 想起曾看到过的这样一句话: “放弃一个喜欢的人是什么感觉?就像一把大火烧了你住了很久的房子,你看着那些残骸和土灰的绝望。你知道那是你的爱,但已经回不去了。” 或许,这样的依然爱着却又难以回到当初的感情,是浦安修那时那刻最痛苦的挣扎吧。 因为后来,彭德怀去世后,浦安修也意识到了自己当初的无情有多不该,在彭德怀最难的时候,她竟然狠下心提出了离婚的要求,这也给她自己造成了终身的悔恨。 离婚毕竟是个人意愿,任何人都不能被道德绑架。虽然我们更喜闻乐见那些共患难一起闯过生活的疾风暴雨的夫妻,但,也尊重个体的选择。 浦安修的决定有无奈,但,也真的没办法被尊重。虽然过往中她对彭德怀的关怀不少,但困难面前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而对爱人弃之而去终难抵曾经之美。 因此, 感情这事儿,最珍贵的不是锦上添花。不求你雪中送碳,至少要有共同面对的勇气和坚守下去的决心。相信爱人的人品过硬,相信自己的眼光不差,相信共历风雨后一定会共迎彩虹的惊艳之美。#每段故事都是人生# #婚姻#
浦安修:主动提出和彭德怀离婚,拒绝见最后一面,晚年后悔不已
文|晨夕 1974年7月,彭德怀元帅已经陷入病危状态,此时只有他的侄女彭梅魁在身边。 有一次,组织上有人问道:“梅魁,你们家还有什么人来看彭德怀吗?” 彭梅魁含泪摇摇头,随后那人追问:“不是有浦安修吗?” 彭梅魁说:“他们离婚了。” 不过既然组织上提到了,那天晚上,彭梅魁还是跑到了北师大,将组织上的谈话转告给了浦安修,让她有个思想准备。 但彭梅魁没想到,直到大伯去世,浦安修也没有露面。 其实,在彭德怀大限将至的时候,组织上曾去问过浦安修:“彭 德怀生病住院,你是否去看他,由你自己决定。” 当时浦安修心神不定,非常害怕,心想: “为什么要让我自己决定?难道这是考验我立场是否坚定。” 她犹豫了一下,随后轻声回了一句: “我还是不去了吧。 ” 就这样,浦安修不顾二十多年夫妻的情面,拒绝见彭德怀最后一面,她那时不会想到,自己会为这个决定遗憾终生。 晚年的浦安修也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而后悔,人生最后二十年,她都在忏悔中度过。 她和彭德怀的故事,还要从1938年说起。 1938年,彭德怀已经40岁了,但整天忙着革命的他依然是个单身汉,虽然之前有过婚姻,却没留下一儿半女。 此时,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彭德怀并没有刻意去想成家的事,但缘分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你苦苦追寻未必能得到,如果顺其自然,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那年深秋,彭德怀从太行山回到延安参加会议。 会场设在了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内,气氛异常的活跃,彭德怀也非常兴奋,在大会上侃侃而谈。 会议期间,彭德怀接受了陈赓的邀请观看了一场排球比赛,在赛场了,彭德怀却被一女子深深地吸引了。 此女子二十左右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仪态文静,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这位让彭德怀一见钟情的女子就是浦安修。 浦安修祖籍上海,家境富裕,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还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经过多次的磨练后,她毅然放弃了大小姐的生活,来到了延安,参加革命。 她万万没想到,在延安会和彭德怀结为革命伴侣。 彭德怀的眼神没有逃过老友李富春的眼睛,随后他就介绍道:“ 这是小浦,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卢沟桥事变后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是山西党组织派到延安来的,别看年纪小,已经有三年党龄了。” 彭德怀主动开口:“这 么说,你在大学的时候就加入了党组织?” 浦安修略有害羞,连忙回道:“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民族先锋队,进到北平女师大就入了党,担任地下交通员,负责文件、情报的传递。” 她的履历让彭德怀刮目相看,原以为她只是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没想到竟有也是一个勇敢的同志,还有勇气参加地下工作,让人佩服。 那次见面后,浦安修就落在了彭德怀心里,他主要一闲下来,浦安修的音容笑貌就会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放映。 性格直爽的彭德怀并没有压抑自己的 情感 ,当他发现自己爱上浦安修后,就决定表白。 在李富春和陈赓的牵线下,彭德怀来到浦安修住的窑洞前,正式地介绍了自己,从出生到参加革命的经历以及婚恋史,都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 那次之后,没过几天彭德怀又给浦安修写了一封情书,这次他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要和她结婚的愿望,直言:” 我爱你的家乡,愿与你同归。” 面对彭德怀的表白,浦安修也很感动,她也是一个非常有主意的女子,很快就同意了彭德怀的追求。 他们从相识到恋爱、到结婚,不超过半个月,是名副其实的“闪婚”。 1938年10月10日,彭德怀和浦安修举行了简朴但又热闹的婚礼,几个消息灵通的战友,主动赶来祝贺,大家围坐在一起出了一顿比平时稍微丰盛点饭菜,就算他们的证婚人了。 从此后,战斗队伍中又多了一对革命夫妻,而有了妻子后,彭德怀打仗的劲头更足了。 虽然二人之间有着二十岁的年龄差,但彭德怀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对浦安修疼爱有加。 据彭德怀身边人工作人员回忆: “ 彭德怀家里头对浦安修是百依百顺的,虽然他们性格差异很大,但凑到一起反倒很和谐。 ” 浦安修也如此,不但照顾彭德怀的饮食起居,还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时她还保留着自己知识分子特有的矜持和独立,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婚后的他们,因为革命需要,经常分居两地,但浦安修毫无怨言,她深知丈夫身上担子重,自己不能给他增加任何思想负担。 别看彭德怀脾气大,但对浦安修他确实铁汉柔情。 1942年,日本“五一”大扫荡,浦安修不幸和组织走散了,整整五天才找回来,此时她的脚下都是水泡,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战士们都说:“彭总,您该照顾照顾浦安修同志了。” 彭德怀却嘴硬说:“知识分子,就该锻炼锻炼。” 可是到了晚上,警卫员传出: “彭老总不但亲自给浦安修洗脚,挑了水泡,还边挑边心疼地说,你以后走路,可要找平坦路走。” 其实,彭德怀对浦安修总觉得愧疚,自从结婚后,他们经常分居两地,他曾说: “自己给浦安修的亲情太少,欠下的情债太多,她长得美,心也美,可是我给她的关照太少,每次想起这些,我心里都不安。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彭德怀是一个重情义的男人,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多陪伴妻子,但战争面前,哪有时间团圆呢? 彭德怀和浦安修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美满的,在一起的日子,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一直都非常体谅对方。 他们一起走过了战火纷飞的岁月,一起经历了许多生死考验,感情也非常坚固,可以说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被授予开国元帅,浦安修则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日子总算安稳下来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该有多好啊,只可惜天意弄人,一起走过了苦难岁月,却在太平时走散了,他们婚姻的开头是好的,但结尾却不尽人意。 在那个特殊年代,彭老总的处境很艰难,浦安修也备受牵连,她多次被刁难,她的精神世界崩塌了,那些暴风雨也摧毁了他们原本温馨的家庭。 1962年,浦安修决定和彭德怀结束夫妻关系,她将离婚报告交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邓小平在离婚报告上写下了:“ 这是家务事,我们不管。” 浦安修无颜面对彭德怀,她找到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让她向大伯传达离婚的意思。 对于浦安修的选择,彭德怀很心痛但并没有挽留,二十年的夫妻,就此别过了。 在正式分手的那天,彭德怀拿出一个特别大的梨子,怀着沉痛的心情,亲手切成均匀的两大半,放在一个盘子里,随后推到浦安修的跟前。 中国夫妻是忌讳“分梨”的,因为谐音是“分也,离也”。 浦安修犹豫了片刻,最后拿起梨子吃了,伤心欲绝的彭德怀却没有吃,而是愤恨地将梨子扔到地上。 彭老总的一生太苦了,他没有自己的儿女,原本妻子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可最后她也离开了。 尽管他们曾经风雨与共,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彭老总遭遇危机时,浦安修没有选择和他共患难,而是提出了离婚,给彭老总带来的伤害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当然,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一个弱女子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处境是艰难和无助的。 但作为一个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元帅夫人,浦安修表现出来的恐慌和软弱多少让人无法接受。 晚安的浦安修,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后悔,但斯人已去,悔恨也无济于事了。 因为当时他们离婚没有去法院,在法律上依然是夫妻,组织上最后原谅了她的失误,承认她和彭老总的夫妻关系,但她却无法原谅自己。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为了告慰彭老总的在天之灵,晚年的浦安修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来整理彭德怀生前的著述,在著述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彭老总光辉灿烂的一生,让青年一代对彭老总有了重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她还将所获得的稿费和彭老总补发的工资,都捐赠出去了, 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替彭老总为党和人民做一些事。 1991年5月2日,浦安修因病去世,终年73岁。 也许地下重逢,她见到昔日的丈夫,也会忏悔地说声“对不起”吧!
彭德怀老婆是谁
妻子:刘坤模(刘细妹),浦安修
1922年,在亲友撮合下,彭德怀娶了尚不满12周岁(冒充14岁)的货郎之女刘细妹,给她改名刘坤模——“女中模范”之意,让她放足,还教她读书写字。虽说两人的感情不会再像彭德怀和表妹周瑞莲那样深厚,但毕竟夫妻一场,彼此恩爱自是当然。1928 年平江起义时,彭德怀让她回家,答应革命胜利后去接她,不料从此失去联系。刘坤模以“匪属”之身,漂泊辗转,历尽艰辛,走投无路之下,由陶铸的母亲搭线,在汉口另嫁他人,生有一女。1937年从报上得知彭德怀已经是八路军副总司令,便修书一封,上写“平型关彭德怀收”。老彭居然收到了,便接她到延安,给安排了工作。但二人已然不能破镜重圆,多少年后,彭德怀谈起这段往事还叹息道:“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她。”刘坤模后来嫁给了陕甘宁银行的一位处长、山西老红军任楚轩。
浦安修改嫁丈夫是谁
没有改嫁。浦安修与彭德怀结识于延安,当时彭德怀返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一次中组部举行的聚会中认识了浦安修,之后经时任中组部副部长李富春的介绍,二人确定了关系,并结为夫妻。1962年10月下旬,彭德怀同意了离婚。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浦安修没有与彭德怀上法院,正式解除夫妻关系。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浦安修没有与彭德怀上法院正式解除夫妻关系,以后浦安修照样受彭德怀的牵连,挨斗受批,但毕竟她在彭德怀最困难的时候提出了离婚申请,并离开了他,这给她造成了终身的悔恨。1963年以后,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的生活更加孤寂,园内工作人员和警卫班党组织开会不再通知他,中央党校不再让他听课,也不再有教员来辅导。偶尔校领导来过问一下,来的时候总是几个人一起来,回去后要向中央写出专门报告。浦安修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从丈夫自庐山“跌下马来”,冷遇、白眼、刁难、咒骂和日益沉重的政治压力始终缠绕着她。八届十中全会之后,压力升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人给她做工作,要求她与彭德怀“划清界限”。所谓“划清界限”,即是选择离婚。在痛苦和迷茫之中苦苦挣扎的浦安修,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离婚报告交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浦安修没有勇气去找彭德怀谈离婚的事,只好找到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向彭梅魁交了底。北师大党委将浦安修的离婚报告呈送给北京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刘仁。
浦安修改嫁了吗?
没有改嫁。浦安修与彭德怀结识于延安,当时彭德怀返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一次中组部举行的聚会中认识了浦安修,之后经时任中组部副部长李富春的介绍,二人确定了关系,并结为夫妻。1962年10月下旬,彭德怀同意了离婚。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浦安修没有与彭德怀上法院,正式解除夫妻关系。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浦安修没有与彭德怀上法院正式解除夫妻关系,以后浦安修照样受彭德怀的牵连,挨斗受批,但毕竟她在彭德怀最困难的时候提出了离婚申请,并离开了他,这给她造成了终身的悔恨。1963年以后,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的生活更加孤寂,园内工作人员和警卫班党组织开会不再通知他,中央党校不再让他听课,也不再有教员来辅导。偶尔校领导来过问一下,来的时候总是几个人一起来,回去后要向中央写出专门报告。浦安修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从丈夫自庐山“跌下马来”,冷遇、白眼、刁难、咒骂和日益沉重的政治压力始终缠绕着她。八届十中全会之后,压力升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人给她做工作,要求她与彭德怀“划清界限”。所谓“划清界限”,即是选择离婚。在痛苦和迷茫之中苦苦挣扎的浦安修,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离婚报告交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浦安修没有勇气去找彭德怀谈离婚的事,只好找到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向彭梅魁交了底。北师大党委将浦安修的离婚报告呈送给北京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刘仁。